送君尽惆怅,复送何人归。
几日同携手,一朝先拂衣。
东山有茅屋,幸为扫荆扉 。
当亦谢官去,岂令心事违。——唐 王维 《送张五归山》
简译:
送你归山,我的心里满是惆怅,不知道下一次又是送谁归去?
我们同朝为官,在一起时日不多,岂料你却先比我辞官归去。
东山里还有我住的茅屋,有机会,也替我清扫一下陋室柴扉。
用不了多久,我也定会辞官归去,怎么能违背自己的志向呢。
赏析:
王维六七岁时就随母亲迁居河南洛阳和嵩山,因为母亲随嵩山的大照禅师学佛,他入仕后,也常在长安和嵩山之间宦游。
“闭门二室下,隐居十年余”,张五即张湮,浙江永嘉人,青年时随王维隐居嵩山少室山,前后历时10余载,友谊深厚。
张五才华出众,诗书画俱佳,“染翰过草圣,赋诗轻子虚”,王维赞其书法精湛绘画传神,超张旭和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。
“望此去人世,渡水向吾庐”,彼时,王维与张五隔水而居,惺惺相惜,张五事王维如兄长一般,王维也视张五如亲人般。
“岁宴同携手,只应君与予”,彼此年岁不相上下,又志趣相投,所以,在王维心中,他和张五的友谊是会携手终老的。
开元二十三年(735年),在张九龄的举荐下,王维出任右拾遗,稍后张五也应举出仕,官至刑部员外郎,二人同朝为官。
可是,这样的时光并没有多久,彼时,李林甫和杨国忠把持朝政,排斥郎官,堵塞言路,张五很不得意,于是就决心归隐。
“圣朝无阙事,自觉谏书稀”,就如岑参诗中所言,彼时的唐王朝讳疾忌医,听不得谏言,王维这个右拾遗也是不甚得意。
开元二十五年(737年),对王维有知遇之恩的张九龄,遭到李林甫的谗陷,被罢相排挤出朝堂,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。
“自顾无长策,空知返旧林”,欣赏自己的伯乐被贬离京,朝堂昏暗,权宦当道,政治抱负难以实现,王维归隐之心愈甚。
《送张五归山》即是在这种情况下而作,和王维以往的送别诗不同,此次送别,他的内心惆怅不已,为张五,也是为自己。
“送君尽惆怅,复送何人归”,执手相看,临别依依,人在宦途,身不由己,此一别山长水阔,不知再见何时,怎不怅惘。
挚友被迫归隐山林,有志难酬,自己又何尝不是呢?唐玄宗偏听偏信,李林甫排斥忠谏之路,今日是你,他日又会是谁呢?
“几日同携手,一朝先拂衣”,颔联承首联,写对友人抛却烦恼潇洒离去的不舍,诗酒唱和,携手同行的日子是如此短暂。
究其一生,王维都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徘徊,他不能像崔兴宗和张五那般潇洒转身,不能摆脱物质的羁绊,只为要养家糊口。
可是,对此,王维又是极其痛苦煎熬的,对自己不能与好友共进退,对自己不能奔赴内心向往的生活,和难以实现的夙愿。
“东山有茅屋,幸为扫荆扉”,颈联是对友人的拜托,希望友人回山后,抽出些时间,清扫自己昔日隐居在东山的茅屋。
“东山”指昔日同隐嵩山时的居住地,“荆扉”指柴门,之所以拜托有人做这些,因为自己也“当亦谢官去,岂令心事违”。
理想破灭的王维,在张九龄被贬后,对前途也不在抱有希望,所以,用不了多久,他也会遵从自己的心迹和志向归隐田园。
“方将与农圃,艺植老丘园”,王维退隐田园之心,在张九龄离开后,就一直萦绕于心,特别是张五也将离去后更显迫切。
从惆怅不舍,到坚定信念,追求内自我生活的决心,短短八句话,寥寥四十个字,就写出了诗人由曲折到明朗的心路历程。
后记:
“五湖千万里,况复五湖西”,此次张五离京后先归宣城,而后游蜀中,再至潇湘和洞庭,最后回到故乡,余生再未出仕。
尽管王维并没有如张五那般,挥一挥手,不带走一片云彩,决然转身,潇洒离去,但他内心的千回百转,也令其欲罢不能。
天宝三载(744年),王维买下宋之问位于辋川山谷的辋川山庄,而后就过上了半仕半隐的生活,终于实现了心中的夙愿。
“不妨饮酒复垂钓,君但能来相往还”,隐居终南山时,王维曾邀请张五前来相聚,我们无从知晓,他们余生是否再相逢。
知君旧时好,无论如何,曾经晨昏与共,相知相伴地走过彼此的生活,就是人生的最好,如此想来,见与不见,又何妨呢?